香山(静宜园)的亭子
静宜园(香山公园)的亭最早源于金代,清朝大规模修建,但大多数亭子都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近些年,香山公园根据历史资料,复建了一些亭阁,园内现存亭子39座。
白松亭
白松亭位于香山二十八景中“唳霜皋”南端,唳霜皋被毁后,民国时期北平警察局长鲍毓麟在唳霜皋亭基后新建一座六角圆顶亭,亭有六柱,亭顶覆盖精心打磨的石板,极有特色。此处有13株百年以上的白皮松,十分秀美,故,亭以松名,曰“白松亭”。
半山亭
半山亭位于从来青轩去往无量殿的路上,在一个过街门洞的上方,半山亭是看红叶的好地方。
丛云
丛云亭在欢喜园西南山坡,与欢喜园殿通过爬山廊连通。欢喜园由欢喜园殿、得象外意殿、丛云亭、游廊、牌楼等建筑组成。
翠微亭
翠微亭位于静翠湖南侧,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始建于一七四五年,因其地处古树、绿荫、沟壑、山岩之间,又与来青轩、蟾蜍峰、清音亭等名胜毗邻,故有“翠微”之称。此处古木森列,可收四时之胜,特别以“入夏千章绿荫,禽声上下”为最,是休闲、纳凉的绝好地方。翠微亭一八六零年被毁,石壁上乾隆御制翠微亭石刻保留至今。
这首诗中有两个重要人物,都是元代著名画家,被后人称元四家的黄公望和倪瓒。乾隆皇帝在诗序中把亭子的位置、环境特点、四季变化进行了描写,最后一句“天然倪迂小景”表明这一景观宛如一幅天然的倪瓒笔下的一个图画。
对瀑
对瀑位于静翠湖边。对瀑亭为单檐歇山式敞厅,亭内宽敞明亮。周围林木葱郁、翠柳苍松,山影重叠,满目景色倒映在一池碧水中,成片粉色的、白色的睡莲点缀其间,恰似人间仙境一般。
相传乾隆皇帝曾经来到此处,看到对面瀑布像玉带一般在山石间飘拂,南面隔湖相望的群山像一座郁郁葱葱屏风,赞叹之余,欣然命笔,写下了“带水屏山”几个字,并命人在此修建了一座敞厅,亲笔题写了牌匾“对瀑”。
多景亭
多景亭位于烟霏蔚秀东侧,是到香山登山观日出的好地方。
多云亭
多云亭位于丽瞩楼西南,原为静宜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八角重檐凉亭,外檐东向悬挂有乾隆御题“多云亭”匾额。新建的白云亭为单檐瓦顶,取白云亲舍之意。
香山慈幼院实行学校、家庭、社会合而为一的教育体制,其所收儿童多为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孤儿。慈幼院就是自己的家,在孩子们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随着一批批的学生毕业,他们总希望有机会能够回家看看。于是慈幼院将每年7月7日定为“回家节”,届时邀请校友们返校回家。
1935年7月7日香山慈幼院举办第一届回家节。为了庆祝这一节日,在清代多云亭的旧址上建起了回家节的纪念建筑——多云亭。
概云
概云是玉华岫景区东北角最高处的一座建筑。概云亭建在一条山道上面,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概云亭所在的玉华岫是一处精巧别致的园中之园,是小憩品茶的好地方。由于此处视野开阔,是园内观赏红叶的最佳处。
概云后身
隔云钟
隔云钟位于香山景区芙蓉坪东侧,建于清代,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原为一山亭。由于地势较高,时有雾起,每当夜幕初降活星辰乍隐时,再次聆听卧佛寺、宝胜寺、法海寺、大觉寺等古刹钟声,悠扬断续,此起彼伏,仿佛相互呼应,颇具静中之趣,故名隔云钟。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仅存亭基。1994年香山公园按原貌复建,再现胜景。
观憩
观憩位于昭庙牌楼东侧100米处。为一四角攒尖顶小亭,是休憩观景的好地方。
梦感亭(红亭)
梦感亭(红亭)位于双清别墅内,双清别墅原是清代皇家园林静宜园“松坞山庄”旧址。梦感亭,即六角红亭是双清小八景之一,相传金章宗在此睡梦中感到有泉水涌出,故名。
寄幽心
寄幽位于芙蓉坪内,芙蓉坪原为三间二层楼阁,楼东石壁题刻乾隆御制“芙蓉坪”诗;东侧有敞厅三间,东南建“寄幽心”亭一座。
佳日亭
佳日亭位于香山眼镜湖湖东南,佳日亭复建于1992年,为十字重檐,苏式彩画。山花芳草在沟壑石缝和小溪池水旁争奇斗艳,古柏苍松、老槐垂柳交汇成一片清荫。 游人在此赏玩山水之乐,自得静中之趣。
见心斋方亭
方亭位于见心斋,见心斋是一座环形庭院式建筑,南侧知鱼亭和西侧的方亭在小庭院中相对应,造型别致。
看云起
看云起为一四角攒尖顶小亭,建于乾隆十年(1 74
5年),是位于驯鹿坡东侧山顶上的一座凉亭,前往双清别墅的路旁,左侧有小径相通,登此可览园中西部景色,,尤其是云蒸霞蔚的景致,亭对面(西面)为香山寺。其名称源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从名称可以感受到凭栏远眺的惬意。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近年在原址修复。
来秋亭
来秋亭在多云亭正北,亭名来自王维的“天气晚来秋”。
揽秀
揽秀位于雨香馆。雨香馆所处之地晴雨朝暮各具特色,惟雨景最奇。因雨来之时,苔草芳馨郁烈,沁人心脾,故名。
阆风亭
阆风亭观景的好地方,建于南侧线路的中间的山坡上,临山崖而建,是秋天观赏红叶的景点之一。附近道路交叉点多,多条线路可以到达,西去上山到森玉笏、朝阳洞或香雾窟,向南可到和顺门,向东从不同的路可到玉华岫、玉乳泉、香岩室,沿路下山到唳霜皋香山寺,双清别墅等。
唳霜皋
唳霜皋位于白松亭下,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原为六方亭。在此常可听到山间鸟鸣与佛寺鼓声相呼应。唳原指鹤的鸣叫声,霜皋原指深秋的沼泽地。每当霜天月夜,群鹤长鸣,别具情趣。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现建筑为民国时期所建。
流憩亭
流憩亭位于欢喜园南侧山上,为香山寺全景的最佳观赏地,深秋还可观赏红叶。
栖月崖方亭
方亭位于栖月崖内,栖月崖始建于清朝,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此处山川佳胜,是乾隆皇帝赏月之地。
绮望亭
绮望亭是玉华岫内的一座建筑。正统九年(1444年)建玉华寺,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寺旁增建玉华岫等建筑。玉华岫是一处精巧别致的园中之园,是小憩品茶的好地方。由于此处视野开阔,是园内观赏红叶的最佳处。
青未了
青未了是乾隆皇帝命名,取自杜甫《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这是一座五间四面环廊的歇山式殿阁,位于静翠湖上方,处于南山最东端凸出位置,站在公园东门广场即可看到此亭。居于此亭中,视野极好,既可远眺京城胜景,又能近瞻南山十万红叶林区全貌。
清音
清音位于静翠湖北面璎珞岩处,璎珞岩始建于明代,是一处人工叠成的石山,有泉水流下,俗称小瀑布,淙淙水声,悦耳动听,旁边建有小亭,匾书“清音”,再后敞厅匾书康熙题名“绿筠深处”。《日下旧闻考》称这里:亭之胜以耳受,岩之胜以目谋,澡濯神明,斯为最矣。
清音亭后敞厅
森玉笏峰顶八角亭
八角亭位于森玉笏所在山之山顶(从森玉笏处登顶)。此亭为八角风景亭,视野开阔,可尽览香山胜境。此处地势陡峭,悬崖峭壁,山石峥嵘,苍松翠柏,蓊郁蔽天。
胜亭
胜亭位于森玉笏,森玉笏原建筑由超然堂、旷览台、碧峰馆、胜亭等组成。因此处有一突兀耸立于山谷间的高大石壁,宛如朝天玉笏,故乾隆皇帝命名“森玉笏”。石壁上端的“森玉笏”及诗文为乾隆所题。
踏云亭
踏云亭在香山公园香炉峰顶北侧山包上,1992年3月修缮索道上站时,为改善景区环境建十字歇山式亭子一座。
小有亭
小有亭位于香雾窟东侧,取自“小有洞天”之意,“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
绚秋林
绚秋林位于玉乳泉上方,建筑为四面出轩的单檐十字歇山式方亭,西侧巨石林立有乾隆镌题的“叠翠”、“萝屏”、“翠云堆”、“留青”等石刻。乾隆御制《绚秋林》诗序中曰:“山中之树,嘉者有松、有桧、有槐、有榆、最大者有银杏、有枫,深秋霜老,丹黄朱翠,幻色炫采。朝旭初射,夕阳返照,绮缬不足拟其丽,巧匠设色不能穷其工。”
烟霏蔚秀方亭
方亭位于烟霏蔚秀,烟霏蔚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建筑正殿三间,外檐向南挂乾隆亲题“烟霏蔚秀”匾。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931年在原址上改为私人别墅,因紧邻玉华岫景区,又称玉华三院。
延月亭
延月亭位于森玉笏上方,得名于赏月之意,香山带有“月”字的景点很多,平台附近就有玉华岫邀月榭、栖月崖、延月亭三组建筑,这三处带“月”字建筑体现了不同地理位置赏月时的不同意境。
鹦集崖
鹦集崖位于玉乳泉旁,据记载,是一座重檐四角亭,《日下旧闻考》中记:“绚秋林又上为观音阁,额曰鹦集崖,崖旁勒仙掌二字,下有石临泉,镌题曰罗汉影。”亭内原供有白瓷观音像及善财、龙女像等。佛教中有鹦鹉供奉佛祖、请佛说法、化导诸天、菩萨化身鹦鹉等记载,“鹦集崖”因此而得名。修复后的鹦集崖不再供奉佛像,但是保留了假山石与亭子相互依存的形制,亭中有假山叠石,蔓延至亭外,成为香山最特别的一座亭。
乾隆御笔“仙掌”
玉华岫北八角亭
八角亭位于玉华岫北(沿玉华岫北侧登山道上行不远,见一个向右分出的岔口,右行50米可见。),2019年复建。
云巢
“云巢”得名于南宋四大家杨万里《题曾无疑云巢》,居于亭中,好似云端,高不可攀、美不胜收。进香山东门有两条路可达“云巢亭”,其一:经绚秋林,过阆风亭,向西南森玉笏方向攀登;其二:过玉华岫,经小松鼠平台,向南可达。
云巢亭南为沟壑,隔沟壑与森玉笏相望,沟上有石桥一座。云巢亭为八柱圆顶建筑,亭内外遍施彩画,富丽堂皇。因位于登香炉峰南路必经之道,可在此小憩。
知鱼亭
知鱼亭位于见心斋,见心斋是一座环形庭院式建筑,造型别致,环境清静,具有江南园林特色,为香山著名的园中之园。院内有半圆开水池。池水清澈,游鱼可数。
知时亭
知时亭原亭建于清代,在清《静宜园二十八景图》中,可知时亭的结构,为三层六角亭。在亭的最顶层设有自鸣钟,宝顶上安置有铜制鎏金凤旗一面,金色的凤凰迎风展翅、煞是威风。知时亭是乾隆皇帝为表达对太后孝顺之意而修建,其名包含有“见时知几、适时而动、顺天应时、珍惜光阴”的寓意,亭内原收藏西方各国进贡钟表。修复后的知时亭按原样设置钟表,供人们“知时”,珍惜时光。
致佳亭
致佳亭位于玉乳泉(过勤政殿左行,见路口右行,经香山饭店、从小白楼西南方向前行二百余米,可见一亭、一轩,几处小池,此处即玉乳泉。)。
清朝乾隆年间,山腰处汨汨流泉,随由人工开凿出三方石潭,引山泉流汇其中,不溢不竭。由于泉水凝聚力大,类如乳汁。乾隆即命名为“玉乳泉”,后曾因此泉而将主峰“香炉峰”易名“玉乳峰”。乾隆当年曾多在此吟诵,并勒石留念。1860年静宜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玉乳泉也未能幸免,仅存殿基遗址和部分石刻,但泉水依旧。民国初年达官贵人四处兴建别墅,纷纷凿地引泉,导致此泉断流,仅余泉洞、石潭。
重翠崦方亭
方亭位于重翠崦,重翠崦建于清代,山门向东,为三间歇山式殿宇。俗称玉华四院。
紫烟亭遗址
香炉峰南侧的“紫烟亭”,因晨夕之际的薄雾淡淡如紫色云霭,时隐时现,颇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味道而得名。仅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