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陇州

【甘快看】礼县:尘封千年,难掩其华

(来源:网站编辑 2024-10-08 01:05)
文章正文

  原标题:礼县:尘封千年,难掩其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石破天惊,举世瞩目。

  长期以来困扰史学界的“西犬丘在哪里”和“秦人是在哪里崛起的”两大千古历史谜团,因为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而得以破解,尘封千年的“西犬丘”和“秦人崛起的地方”,因为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而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填补了嬴秦史研究中的一段空白,让“秦人崛起之地”开始有了一个正确的原点和发端,让天下人知道了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里埋葬的除了秦国的开国国君秦襄公以外,还有秦襄公的儿子、曾经率领秦人“东猎”、并从礼县迁都于陕西宝鸡“汧渭之会”开疆拓土的秦文公。《史记·秦本纪》里关于“五十年,文公卒,葬西山”的历史记载,终因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而得到了证实。从此,从东周时代的秦公四大陵园(西垂陵园、雍城陵园、咸阳陵园、芷阳陵园)到秦王朝时代的秦始皇陵园,终于衔接有序地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

  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终于让秦史研究工作得以首尾衔接,完整有序。从此,秦人从尧帝时代的“和仲”率众在礼县红河镇天台山上“测日祭日”、制定历法,到舜帝时代的“伯益”“助禹治水”、在西汉水流域“嶓冢导漾”、“舜赐姓嬴氏”,到商朝时代的“中潏”“在西戎、保西垂”,再到周孝王时代的“非子牧马”封“附庸”“赐秦姓”,周宣王时代的“秦仲”战死西犬丘,周平王时代的秦襄公在甘肃礼县建立秦国,秦襄公的接班人秦文公“东猎”扩疆、将秦国国都从甘肃迁至陕西的“汧渭之会”,一直到秦始皇在咸阳建立大秦帝国的发展足迹,终于完整清晰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让“西”“西犬丘”“西垂”“西都”“西垂宫”“西山”“西畤”“西县”“西城”等一系列长期以来让史学界前辈们踏破铁鞋、费脑伤神但却始终扑朔迷离、争论不休的地望问题一一迎刃而解,再无争议地坐实在了礼县境内。

  原来,礼县的名字最早叫“西”,曾是秦人老祖宗测日祭日的地方。礼县就是西犬丘、礼县就是西垂;“西都”在礼县、“西垂宫”在礼县、“西畤”在礼县;秦人是在礼县崛起的;秦襄公是在礼县举行的秦国“开国大典”;秦国的第一处国都在礼县;秦汉至三国时代礼县叫“西县”,所以三国时诸葛亮上演“空城计”的“西城”也在礼县。

  这一切, 多么地让人欢欣鼓舞;这一切,多么地让人热血澎湃!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礼县“西山遗址”考古队负责人张天恩先生在《甘肃东部早期秦文化考古研究的意义》一文中说:“西汉水和渭水上游地区的大量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使《史记》等文献有关秦人起源的记载得以证实”,“从而使半个多世纪的聚讼,终得寝息于历史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之中”。

  “秦人崛起于礼县”的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早秦史研究中的悬疑被一一破解,秦史研究中的一系列千古之问尘埃落定。

  正本清源,众流归海;月明星朗,天下归心。秦史研究终于拨开迷雾,见到了晴天!

  正因为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意义重大而又深远,所以就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继敦煌藏经洞和秦始皇兵马俑之后,中国考古界的第三大发现”。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的发现,让世人的目光一下子齐刷刷地聚焦到了礼县。一时间,礼县名声大噪,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及其出土文物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热点,西汉水上游地区成了秦汉史研究专家和考古学专家高度关注和频繁造访的地方。

  200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现为考古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现为文化遗产学院)五家单位联合组成的“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课题组,对礼县西汉水上游地区及其支流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新发现汉以前各类遗址70余处,其中以早期秦文化为主的遗址38处。同时还发现了“六八图——费家庄”“大堡子山——圆顶山”“西山——石沟坪”三个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大遗址群,这三个大遗址群就是早期秦人在礼县的三个中心活动区域。

  据考古发掘证明,位于礼县城关镇的“西山遗址”就是“西犬丘”,是目前所知秦人最早的一座西周时代的城池,是秦人早期重要的都邑之一,也就是后来的“西垂宫”所在地,是秦襄公主持举行秦国开国大典的地方。

  另外,西山遗址还是秦庄公的父亲、秦襄公的爷爷秦仲的墓地,拒专家分析,西山遗址出土的2003号墓葬的主人有可能就是秦仲。

  西山遗址对面的鸾亭山遗址是汉代皇家祭天遗址,由于汉承秦制,所以,鸾亭山遗址就是早期秦人的祭天遗址“西畤”,这和《史记·封禅书》里“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的记载完全一致。所以,礼县鸾亭山上的“西畤”,就是秦国至汉朝时代的“天坛”、“地坛”和“先农坛”。

  2019年,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回乡祭祀天地祖宗而修建的国家级礼制性大型建筑群四角坪遗址也被发现了。至今,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已经对四角坪遗址发掘研究了四个年头,成果十分鼓舞人心。四角坪遗址的发现,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闻之一”。

  礼县四角坪遗址的作用除了祭祀天地祖宗之外,主要是秦始皇称帝后在这里给老先人作“述职报告”之用的。一统天下、踌铸满志的秦始皇,要在四角坪上给列祖列宗汇报秦人离开礼县后500多年的铁血奋斗史和终成一统的丰功伟业。《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对秦始皇回礼县祭祀天地祖宗的事情是这样记载的:“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二十七年”是公元前220年,这一年是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二年。当时,天下初定,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所在地的东南地区是最不安定、也最容易出事的地方,按照常理东南地区才应该是秦始皇第一次巡视最需要去的地方,但他却偏偏将第一次巡视安排在了西北地区,并且将巡视的第一站选择在了“陇西”,而当时被称为“西县”的礼县就归属于陇西郡管辖。于是我们就知道了,秦始皇之所以把他第一次巡视天下的第一站安排在“陇西”的目的,就是要第一时间来到秦人祖邑——“西县”祭拜天地祖宗。由此可知,秦始皇称帝后对这次西巡活动是何等的重视。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开元教授在《从秦始皇到刘邦》一书里说:“秦襄公是第一代秦公,秦国开国之祖,他的宗庙是秦的祖庙,在秦国的历史上有万世永存的特殊意义,是秦始皇必须亲自前往祭祀的圣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当代秦史研究首席专家王子今先生说:“西垂故地是秦人东向进取的精神原点,是秦整个部族的故乡。实现统一后,秦始皇来到这里,不可能不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动”,“必然要进行隆重的拜祭典礼”。

  于是我们就知道了 ,四角坪遗址原来就是当年大秦帝国在秦人崛起之地礼县建造的“天坛”!

  另外,根据《史记·秦本纪》中“襄公元年,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的记载可知,当秦国还没有建立、秦襄公还没有成为一路诸侯时,为了促进西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他就把妹妹“缪嬴”嫁给了戎人首领“丰王”为妻,从此秦人和戎人就由仇家变成了亲家,昔日兵戎相见的战场就变成了秦人与戎人和睦相处的幸福家园,变成了后来秦人东进关中平原时“保障有力”的“革命根据地”和大后方。

  由此我们就知道了,礼县不仅是秦国的第一处国都所在地,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开启“秦戎和亲”,最早谱写民族团结锦绣华章的地方,是中国统一战线政策的发祥地。

  正是因为“秦戎和亲”赢来的西垂地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保证了秦襄公在“将兵救周”、护送周平王“东徙洛邑”时,没有了后顾之忧;正是因为秦襄公心无旁骛地在“驱逐戎人”“拥立周平王登基”“护送周平王”从“镐京”迁都“洛邑”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才有了周平王决定建立秦国和让秦襄公担任秦国第一任国君的重大决策。“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所以,礼县是名副其实的秦人发祥地,是秦国第一处国都所在地,是秦人东进关中平原时的革命根据地和大后方,如果没有这块根据地和大后方的安定团结及后勤保障,当初的秦国建立和后来的秦人一统天下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而这一切,都与秦襄公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密不可分。

  礼县本是秦人、秦国、秦文化的发祥地,只是因为三国时代诸葛亮北伐失败以后“拔西县千余户于汉中”,让礼县一度时间成了无人区;民国时代被鲁迅先生在《淮风月谈·双十怀古》一文中称为“礼县土匪屠城”事件,让礼县各行各业的精英一夜之间集体遇难,文书档案被付之一炬,礼县的人文历史又一次惨遭断裂。

  礼县历史上的这两次文化断裂,不仅让秦早期的历史尘封了千年,以致秦史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云遮雾罩的艰难境地,而且让《诗经》中《秦风》的研究地域也难以从渭水流域地区延伸到西汉水流域地区,让礼县曾经是中华文明重要诞生地的远古文明更是无人知晓。而这一切,只有等到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发现以后,才能够逐步地昭示于天下。

  正是因为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在秦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太过重要,所以西垂陵园墓葬惨遭盗掘、大量文物流失海外的《古墓悲歌》,就让国人愤怒难过,让考古界和学术界人士痛心疾首。北京大学教授、“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项目组组长赵化成先生,曾站在惨遭破坏的大堡子山秦公大墓旁热泪盈眶地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他说:“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坑里出土的文物大都是陶器,大堡子山墓坑里出土的文物大都是青铜器、金器、银器和玉器。因为兵马俑坑里出土的文物保存完好,就成了世界八大奇迹,成了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但这里出土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物不是流失到了海外,就是散落在了民间,损失实在是太大了,这让人心里面怎么能够接受啊”!先生说罢,仰天长叹,泪流满面。

  随着秦文化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展藏在国家博物馆里的国家一级文物,史书上记载为出土于“天水西南乡”的“秦公簋”和礼县联系起来了,《诗经》《秦风》中的《蒹葭》《无衣》《车邻》《驷驖》《小戎》《终南》六首诗歌的原创地和礼县联系起来了,“天水”地名的出现与礼县联系起来了,展藏在甘肃省博物馆里的国家一级文物“红陶少女像”和礼县“高寺头村仰韶遗址”联系起来了……

  曾经参与了“大堡子山遗址”和“西山遗址”发掘研究的著名考古学家、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垂有声》的作者梁云先生说:“礼县境内荒凉的山沟里蕴藏着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他还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认识,而是全国秦汉史研究专家和考古工作者的共同看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礼县——秦人、秦国、秦文化的发祥地!

  礼县——秦皇祖邑、秦祖故邑、大秦帝国的摇篮!

  礼县——《诗经·秦风》的主要原创地!

  礼县——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礼县,曾被遗忘的历史文化高地,不仅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过伟大贡献,而且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4年版王辉 赵化成 主编:《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 文物出版社,2021年版侯宁彬 主编:《平天下——秦的统一》,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康世荣 主编:《秦西垂文化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祝中熹 主编:《秦西垂陵区》,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雍际春:《秦早期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祝中熹:《秦史求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赵逵夫:《渭水西汉水上游的文化底蕴与秦人的兴起》《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三期赵逵夫:《先秦诸子产生的地域性与道家思想的形成》《西北师大学报》2022年11月社会科学版欧阳坚:《秦统一六国的文化原因》,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陈青:《诗经秦风产生地域初探》,《甘肃政协》2022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

  赵文博,陇南师专原党委书记、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陇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出版诗文集多部。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